发布时间:2025-09-17 09:51 来源:搜狐焦点深圳资讯
在深圳罗湖银湖山麓,玉龙垃圾填埋场正在实施全国体量最大、全量开挖搬迁治理工程,项目预计明年底完工。
预计年底完成总工程量的60%
2026年底全面竣工
据了解,玉龙垃圾填埋场建于1983年,1997年停用,2005年底实施封场,总堆填“垃圾山”255万立方米,曾是深圳最大的垃圾填埋场。由于紧邻市中心,玉龙垃圾填埋场困扰周边居民,臭气、渗滤液、地下水污染以及地质灾害风险等问题突出。
于是,罗湖区启动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2024年,项目被罗湖区列为“一号工程”,总投资约21.7亿元,其治理难度和规模在国内同类项目中罕见。
项目于2024年6月完成前期准备,7月23日获得开工复函,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现场管理团队负责人俞鹏飞介绍,截至2025年9月,项目按计划开展垃圾堆体开挖、筛分和外运处置。预计年底完成总工程量的60%,2026年底全面竣工。
深视新闻记者注意到,现场不少地方被绿色“幕布”遮盖,这种“幕布”不仅能遮丑,还有除臭的作用。
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彬说,项目创新应用国内覆盖面积最大的“天幕”系统,有效控制臭气与粉尘扩散,同时实施快速好氧预处理技术,加速垃圾稳定处置,大幅缩短治理周期。
通过智慧管控系统等方式
保障开挖过程现场安全
据介绍,项目垃圾主要为渣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库底污染土。垃圾筛分工艺采用“两级滚筒+风选”,将存量生活垃圾筛分为轻质物、腐殖土及无机骨料;轻质物外运至市区内焚烧厂处置,腐殖土外运至下坪环境园填埋处置;无机骨料及建筑垃圾外运至周边建筑垃圾资源化场所进行资源化利用;污泥外运至焚烧厂或热电厂协同处理。
在清理的过程中,通过打造智慧管控系统、采取“保险+科技+服务”创新模式等方式确保安全。
俞鹏飞介绍,项目以“智慧管理”为抓手,打造智慧管控系统。在施工前通过“数字孪生”手段,模拟开挖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同时立足“智慧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项目“气、水、声、土”等进行全过程监测,保障开挖过程的现场安全、环境保护达到安全可控。
此外,采取“保险+科技+服务”创新模式,强化全过程风险防控。项目还及时汇集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听取行业专家指导,项目共完成17个应急预案和舆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
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饶一鸣介绍,玉龙垃圾填埋场修复后将释放出约3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定位为“山水云台·数创智谷”,将紧密结合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布局,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计划布局研发、中试、数字服务等产业链条,打造数字产业聚集的智创高地。
部分内容来源 : 新华每日电讯、罗湖发布
整理:深视新闻
免费咨询
楼市变化多端?找不到心仪的楼盘? 世联集,专业为您服务
世联热榜
楼盘推荐
购房指南
138****8965已经申请
137****8955已经申请
157****4365已经申请
183****8115已经申请
187****5968已经申请
159****8233已经申请
置业专家将在2小时内与您联系(8点-23点),请保持电话畅通。
请验证手机号验证码完成提交
置业专家将在2小时内与您联系(8点-23点),请保持电话畅通。
如当前手机号遗失,请联系0755-33526610进行人工修改
如当前手机号遗失,请联系0755-33526610进行人工修改